至十七岁毕姻后,患便痈泄泻,手足并冷几危,余谓命门火衰,用八味丸、益气汤而愈。 大黄汤治肠痈,小腹坚肿,按之则痛,肉色如常。
重按方痛者,脓深也。一小儿小便不利,口舌生疮,干渴,用导赤散、加味四物汤而脓贯;又用白术散去木香,治之而愈。
肺经热,用生地黄汤。一小儿嗜膏粱浓味患之,渐及肢体,两眉为甚,脓水淋漓,寒热往来,内用清胃散、加味小柴胡汤,外敷立效散而愈。
出而不长,隐于肌肤,用人参透肌散。若烦躁饮冷,赤痛发热,二便不通者,火热内炽也,用清凉饮、活命饮,加大黄尤善。
窃谓前症若热毒方出,忽被风寒闭塞,肌窍血脉不行,身体作痛,或四肢微厥,点不长,或变青紫黑色者,此为倒靥。 每服二三十丸,白滚汤下。
当临制宜,分五脏相胜,审乳母之气何如,扶助胃气为善。若肿痛色赤,元气无亏者,宜用;溃后肿消痛止者,不宜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