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不食者,病转加,法当峻补。人不必尽有,有亦不必尽多。
有虫者,秦川剪红丸取之。虚寒者,三生饮加人参、竹沥、姜汁,抉开口灌之,如抉不开,则令人含药口内,以竹管吹入其鼻,自能下咽。
虫痛如咬,面有白,又面色乍青乍白乍赤,唇红,吐清水,或清黄水,时痛时止,能食,或食即痛,以虫得食而动,故痛也,饱后痛即止。协热下利,泄泻稀粪,色必赤黄,或焦黄,此胃不留邪也。
方知黄稠之痰,火气尚缓而微;稀白之痰,火势反急而盛也。 多且不涩,又似不禁,然可忍为异。
死血作痛,脉必涩,痛有定处,元胡、归尾、五灵脂、苏木、桃仁、没药、赤芍等。上消者,大渴饮多,甚者舌亦赤裂,《经》谓心移热于肺,传为膈消者是也。
牙咬,牙尽处肿也。在上加防风,在中倍苍术,在通身加乌药、羌活,在两臂加桑枝、威灵仙,在两足加牛膝、萆、防己,寒湿虽暑月亦觉清冷加虎骨、官桂,血必虚加当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