虽然中极穴即膀胱募也,今人间有中极穴或浮肿、或隐痛者,所见证候,竟同小肠痈,治法亦当按小肠痈治之可也。盖因乳哺无度,或寒或热,乘于脾经,致使藏府不调,现证毛发憔悴,频频出汗,胸高气促,口唇色红,肝气盛者,泻青丸主之,里热盛者,大连翘饮主之,因表者,防风升麻汤主之,坚□不热者,属阴,理中汤主之。
疹发缘何呕吐逆,火邪扰胃使之然,竹茹石膏为主治,和中清热吐能安。至于引经之药,惟在临证时因经加之。
如果投方应证,亦只十全四、五也。毒微天时和者吉,毒甚天时不和凶,毒微不和顺中险,毒甚时和逆或更。
(加减四物汤)人参当归麦门冬去心生地栀子炒白芍药炒水煎服。疳疾日久频下痢,多缘肠胃热凝滞,或赤或白腹窘急,香连导滞为妙剂。
若稍有疏忽,必致复发,慎之,慎之。 若腰肋生之,系肝火妄动,宜用柴胡清肝汤治之。
一、凡遇天行疫证,延街阖巷,相传遍染者,用桃根汤磨浓,滴入鼻孔,次服少许,任入病家,再不传染一、又治传尸劳瘵,诸药不能取效。 其余内外治法,俱按痈疽肿疡、溃疡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