然少阳、阳明若见此证,为里实,脉必弦大而长,此病脉必微细,故知其为少阴之病无疑也。若脉不至,虽有外热,恐是假热,须防阳脱,宜急灸少阴,速通其阳,则脉可复也。
吴人驹曰:气脉流行,不循常道,是为悖逆,名之曰厥。少阴病,饮食入口则吐,心中温温欲吐,复不能吐,始得之,手足寒,脉弦迟者,此胸中实,不可下也,当吐之,若膈上有寒饮,干呕者,不可吐也,当温之,宜四逆汤温温,当是「嗢嗢」。
今邪壅于二经之中,故有几几拘强之貌也。若太阳证不罢者,不可下,下之为逆,如此可小发汗。
若渴欲饮水,口干舌燥者,白虎加人参汤主之。自和者,言脉与病不相背也,病虽甚不死。
加栝蒌根,以其能止渴兼生津液也;倍柴胡加桂枝,以主少阳之表;加牡蛎,以耎少阳之结。 格阳浮赤,兼厥利脉微者,阳虚也。
吴人驹曰:必脉之沉而细者,若浮大而盛,则风多而湿少,附子须在审之。利其小便者,导其遵故道而行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