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麻草切五升,以水一斗五升,煮取一斗,分洗,以杀疮痒也。人年一,十六、二十六、三十二、四十八、五十八、六十四、八十、九十六,神皆在胁,不可见血,见血者死。
内容:《病源论》云∶人皮肤虚,为风寒所折,则起隐疹。黄父曰∶乃知所说,未知痈疽姓名、发起处所、色诊形候、治与不治、死活之期,愿事岐伯曰∶《痈疽图》曰∶赤疽发额,不泻,十余日死,其五日可刺也。
审定之后即灸,第一便灸其上二三百壮,又灸四边一二百壮。或无核,或痛或不痛,其长甚速,须臾如鸡鸭大,即不治之肿。
又云∶箭入人身,经三、五年不出方∶麻子三升,作末,以水和,使得三升汁,温服之,须臾出。 内容:《病源论》云∶痰饮者,由气脉闭塞,津液不通,水饮气停在胸腑,结而成痰。
治百合病始不经发汗,不吐,不下,其病如初者方∶生地黄汁三升,和百合汁后煎取一升半,分再服。内容:《病源论》云∶呕血者。
《孟诜食经》云∶疗卒嗽味方∶梨一颗,刺作五十孔,每孔中纳一粒椒,以面裹,于热又方∶梨去核,纳苏蜜,面裹,烧令熟食之,太良。内容:《病源论》云∶浸淫疮,是心家有风热,发于肌肤。